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注射长效青霉素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8月100例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法,干预组在常规注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予以辅助,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结果 干预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0~2、3~5、6~8、>8分的患者分别为22、15、8、5例,对照组分别为5、18、12、15例,干预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7,P<0.001);干预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70.0%)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P=0.003)。
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Citation:
郝丽群, 邹利群. 心理干预对注射长效青霉素疼痛的影响.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5, 30(1): 150-152. doi: 10.7507/1002-0179.20150043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汤光, 李大魁.现代临床医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4-5.
|
2. |
刘德萍. Z型注射法与传统肌肉注射法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3, 7(6):37-38.
|
3. |
王琨, 陈敏.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华西医学, 2008, 23(4):881-882.
|
4. |
刘雪琴, 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 2007:111.
|
5. |
钱敏, 崔燕, 刘艳林.两种干预方式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26):2391-2392.
|
6. |
李静, 李小麟, 王丹, 等.汶川大地震受伤人员心理干预理论框架与初步实践[J].华西医学, 2008, 23(4):834-835.
|
7. |
董素亭, 张彬, 刘卫华.心理干预对针刺所致疼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9):1812-1813.
|
8. |
朱晓华, 匡莲花.心理干预肿瘤患者副反应的观察[J].江西医学学院学报, 2005, 45(3):193-194.
|
9. |
顾瑜琦, 刘克俭.行为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8.
|
10. |
刘淑华, 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3):98-99.
|
- 1. 汤光, 李大魁.现代临床医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4-5.
- 2. 刘德萍. Z型注射法与传统肌肉注射法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3, 7(6):37-38.
- 3. 王琨, 陈敏.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华西医学, 2008, 23(4):881-882.
- 4. 刘雪琴, 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 2007:111.
- 5. 钱敏, 崔燕, 刘艳林.两种干预方式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26):2391-2392.
- 6. 李静, 李小麟, 王丹, 等.汶川大地震受伤人员心理干预理论框架与初步实践[J].华西医学, 2008, 23(4):834-835.
- 7. 董素亭, 张彬, 刘卫华.心理干预对针刺所致疼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9):1812-1813.
- 8. 朱晓华, 匡莲花.心理干预肿瘤患者副反应的观察[J].江西医学学院学报, 2005, 45(3):193-194.
- 9. 顾瑜琦, 刘克俭.行为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8.
- 10. 刘淑华, 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