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导管" 466 results
-
-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的焦虑状况水平,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2年2月-4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肿瘤中心入住的200例留置PICC患者的焦虑情况,分析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留置PICC住院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中国常模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P<0.05)。影响置管患者焦虑的因素有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及医疗保险情况等。 结论 加强留置PICC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水平。
Release date:2016-08-26 02:09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在高原地区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西藏地区更好开展PICC技术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113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穿刺成功111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8.2%。发生相关并发症14例,发生率12.4%,其中导管异位6例(5.3%),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2.7%),栓塞2例(1.8%),机械性静脉炎2例(1.8%),导管部分脱出1例(0.8%)。 结论 PICC置管是一种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较少、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新途径,可在高原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Release date:2016-08-26 02:09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总结并发症有效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方法 纳入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行PICC的190例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护理。 结果 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有75例发生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置管时并发症17例,包括导管异位8例,送管困难6例,穿刺失败3例,发生率为9%;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58例,包括穿刺点渗血、渗液16例,意外拔管12例,静脉炎10例,导管部分脱出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30.5%。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发症得以治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 规范护理流程,加强临床培训,熟悉和掌握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PICC置管、使用的安全性。
Release date:2016-08-26 02:09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总结正压输液接头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及经验,为临床护理供依据。 方法 对2011年6月-11月67例人工肝股静脉置管后使用正压输液接头封管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讨论。 结果 本组患者人工肝治疗260例次,每例患者行人工肝治疗1~8次,置管时间为3~20 d,无1例出现堵管和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人工肝治疗中正确使用正压输液接头,可有效减少股静脉管堵塞,减少抗凝药物使用频率从而降低患者出血几率,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目的 总结静脉/动脉血液管理保护管路(VAMP)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应用于重症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护理。 方法 对2011年8月-11月79例留置PICC的患者应用VAMP采集血标本的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 79例患者所取血液标本合格率达100%,未发生针刺伤,且采血时未断开输液接头。 结论 PICC导管与VAMP配合应用可有效避免反复抽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减少血样采集时的感染、针刺伤和血液废弃物,值得临床推广。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肿瘤,近年来对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现着重介绍其临床病理学、常用影像学表现及方法比较、影像学提示肿瘤恶性的因素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认识。
-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保赫曼妙贴覆盖腹透导管出口处其感染预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首次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60例,按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腹透导管出口处使用保赫曼妙贴(8 cm×10 cm);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6 cm×7 cm 的12层无菌纱布),并用纸胶布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透导管出口处敷料固定情况及感染发生率。 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腹透导管出口处敷料固定良好,优于对照组(Plt;0.05);术后6周内,观察组腹透导管出口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赫曼妙贴能有效预防腹透导管出口处感染,使用简便,值得推广。
Release date:2016-08-26 02:1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气切导管抽吸囊上积液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6月收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冲洗式气管切开导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采用不同的方法抽吸囊上积液,分别记录抽吸前、抽吸时和抽吸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患者舒适度的变化。 结果 抽吸时生命体征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lt;0.05);抽吸后血压、血氧饱和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lt;0.05);舒适度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1例发生刺激性呛咳(3.3%),对照组有12例发生刺激性呛咳(40%)。 结论 冲洗式气管切开导管行囊上积液抽吸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舒适度高,可广泛使用。
Release date:2016-08-26 02:2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for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with 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underwent conventional MRI scanning an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wo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independently analyzed and measured the maximum lesion diameter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esting the tumor maximum diameter and ADC values change by using the paired t-test. Results After NAC treatment,the maximum tumor diameter of 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rcinoma sharply reduced〔(4.33±0.83) cm vs. (2.04±0.64) cm,P<0.001〕. When b value was 1 000,the mean ADC values of breast masses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NAC treatment〔(1.89±0.15) ×10-3mm2/s vs. (1.14±0.31) ×10-3mm2/s, P<0.05〕. Conclusion 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can non-invasively and accurately assess the NAC efficacy, which are helpful for making surgical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