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s
Author
  • Title
  • Author
  • Keyword
  • Abstract
Advance search
Advance search

Search

find Author "ZHU Cuizhen" 2 results
  •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Pupils 24 Months after 5.12 Earthquake

    目的 了解5.12汶川大地震24个月后震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震后长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0年5月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4个月,分别使用创伤应激量表儿童版(CRIES-13)、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学生版,调查了553名来自于彭州灾区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① 灾区小学生CRIES-13总分为(22.98 ± 12.29)分,其中大于划界分(30分)者为143人,占总人数的25.9%;女性总分高于男性(Z=?2.031,P=0.042);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越长(OR=1.025,P=0.012)、家人伤亡越严重(OR=1.141,P=0.021),其CRIES-13总分大于划界分的可能性越高。② 灾区小学生DSRSC总分为(11.07 ± 5.78)分,其中总分大于划界分(15分)者为120人,占总人数的21.7%;女性总分高于男性(Z=?2.508,P=0.012);灾区小学生的年龄(r=0.098,P=0.021)、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r=0.117,P=0.004)与DSRSC总分呈正相关。③ 灾区小学生SDQ总困难因子得分为(14.97 ± 5.44)分,62.9%的人报告自身存在主观困难;女性的情绪因子、亲社会因子得分高于男性(Z=?3.123,P=0.002;Z=?2.243,P=0.025);年龄越大,品行因子(χ2=7.604,P=0.023)、亲社会因子(χ2=8.102;P=0.017)得分增加。 结论 震后灾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性别、年龄、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家人伤亡程度的影响,震后长期心理危机干预应综合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以确定高危人群。

    Release date: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search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f Students in a Secondary School in Dujiangyan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目的 调查极重灾区某中学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2008年9月下旬,对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都江堰某镇中学1 500名同学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1 498份。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中文版进行集体施测。 结果 某镇中学学生灾后4个月PTSD症状检出率29.71%(445/1 498)。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PTSD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地震时是否受伤(OR=1.995,P=0.000)、性别(OR=1.785,P=0.000)、绝望感(OR=1.597,P=0.000)、是否目睹死亡(OR=1.344,P=0.000)、年龄(OR=1.308,P=0.000)、是否目睹受伤(OR=1.262,P=0.000)、地震时是否被困(OR=1.209,P=0.011)、震后居住地点(OR=1.182,P=0.000)、是否目睹垮塌(OR=1.176,P=0.000)、家人情况(OR=1.104,P=0.000)、地震后是否住院(OR=0.828,P=0.041)12个因素。 结论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该中学的学生PTSD症状检出率较高,其与地震时是否受伤、性别、绝望感、是否目睹死亡、年龄、是否目睹受伤、地震时是否被困、震后居住地点、是否目睹垮塌、家人情况、地震后是否住院呈显著相关。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3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1 pages Previous 1 Next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