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心肌灌注显像(MPI)经CT衰减校正(CTAC)后伪影的产生及其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按Bayesian理论,冠心病患病率<5%的48例受检者所行的72例次MPI(负荷41例次,静息31例次),图像在未行CTAC时显示正常者进行研究。将左心室心肌划分为20个节段,半定量分析(0分=放射性分布正常;1分=放射性分布轻度减低;2分=放射性分布中度降低;3分=放射性分布重度减低;4分=放射性分布缺损)各心肌节段在CTAC后放射性分布变化情况。结果:72例次MPI中,16例次(22.2%)的75个心肌节段(均在左心室心尖、前壁、前间壁区域)在CTAC后出现了放射性分布不同程度的减低。75个受累节段中分别有51、21和3个节段评分增加了1、2和3分,平均每个心肌节段评分增加了1.3分。41例次负荷MPI和31例次静息MPI中,分别有9例次(21.9%)的39个心肌节段、7例次(22.6%)的36个心肌节段在CTAC后出现了放射性分布减低,负荷与静息MPI相比,CTAC后发生心肌节段放射性分布减低的概率(χ2=2.84,P>0.05)与程度(u=0.54,P>0.05)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0例负荷/静息MPI都满足纳入标准而纳入研究者中,4例的负荷/静息MPI在CTAC后,出现了相同部位(尖前壁、尖下壁)、相同程度(评分均增加了2分)的灌注降低;3例出现了同一部位,但不同程度的灌注减低;另有3例出现了不同部位心肌节段的灌注减低。CTAC后出现心肌节段灌注减低者与未出现者相比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分析SPECT/CT心肌灌注图像时,应同时分析CTAC前后的灌注图像。对于只在CTAC后出现的灌注缺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CT与SPECT图像配位不准。